七月盛夏,暑气蒸腾。沂风毅行志愿实践团的14名青年志愿者怀揣热忱,踏上了为期7天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征程。从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的便民服务大厅,到临沂市兰陵县代村的田间地头,再到罗庄区黄山镇的校园课堂,他们用专业知识与真诚服务,为2000余名群众播撒防灾智慧的种子。
街头巷尾:让预警信号“活”起来
在黄河街道,志愿者们搭起宣传展台,一张张防灾减灾知识图片展板前围满了驻足的居民。“您看这个蓝色预警,意味着12小时内可能刮起6级以上大风,得提前把阳台的花盆收进来。”志愿者耐心讲解着不同颜色预警信号的含义,手中的宣传资料被一抢而空。
过去,不少居民对手机里的气象预警推送不以为意,总觉得“大风大雨没那么可怕”。如今,这种观念正在悄然改变。一位大爷拿着刚领到的《气象法》宣传手册,笑着说:“原来预警信号里藏着大学问,提前准备真能让人心里踏实。”宣传活动后,主动查看预警、邻里间相互转告的居民多了起来,防灾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日常生活。
田间地头:为农业生产“护航”
兰陵县代村的产业园区里,志愿者们的身影穿梭在大棚之间。“这是最新的作物干旱防御技术,结合咱们基地的气象预报,能精准把控灌溉时间。”他们依托当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,为农户解析预报预警信息,手把手传授滴灌节水、洪涝后排水消毒等实用技术。
种植大户的话道出了农户们的心声:“以前凭老经验种地,赶上灾害就只能认栽。现在每天看天气预报成了必修课,按科学方法安排农活,一年的辛苦再也不怕白费了。”如今,越来越多的农户学会了用气象知识指导生产,防灾技术的普及让农田里的希望更加稳固。
校园课堂:让防灾知识“生根发芽”
“大家捂住口鼻,跟着老师从安全通道有序撤离!”黄山镇学校的操场上,一场模拟逃生演练正在进行。学生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,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,动作标准利落。
课堂上,趣味互动游戏和科普短片让气象知识变得生动有趣。“暴雨天不能躲在树下”“遇到雷电要关闭电器”……这些防灾要点通过轻松的方式印在孩子们脑海里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不少学生成了家里的“小小宣传员”,提醒家长暴雨天注意安全,形成了“小手拉大手”的良好互动氛围。
多方协力:共筑防灾“同心圆”
活动的顺利开展,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场地与物资支持,社区、村委会的积极组织,以及学校老师的主动配合。这种多方协作的模式,让“人人讲防灾、人人懂减灾”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。许多居民主动追着志愿者问这问那,求知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。
此次志愿宣传活动,不仅提升了群众的防灾意识与技能,更让青年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。下一步,团队将继续优化宣传形式,扩大覆盖范围,让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走进更多角落,用青春力量守护千家万户的平安。
作者:沂风毅行志愿实践团
摄像:沂风毅行志愿实践团
推荐阅读:
(正文已结束)